倪幼丹研究
骨干资料
研究推进
相关报道
联系我们

倪嗣冲研究

传真:
电话:15955191234
地址:合肥市

 
相关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倪幼丹研究 > 倪幼丹与耀华学校
倪幼丹与耀华学校
 
发布时间:2018/4/1

倪幼丹是安徽督军倪嗣冲之子,是以倪嗣冲、倪幼丹为首的倪氏财团所办企业的代理人。倪幼丹出生于1890年,名道杰,字幼丹,安徽阜阳人。1915年倪氏财团投资110万元兴建裕元纱厂,他任经理。1923年9月任总经理。1917年倪氏财团与王郅隆、徐树铮、吴鼎昌等集资创办金城银行,入股17万元,他任董事。1918年,倪氏财团独自投资丹华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他任董事长。在1918~1928年的10来年间,倪氏财团曾在特一区(原德租界)投资发电事业,建立天津北辰电器公司。1920年倪氏财团出资20万元接办裕兴面粉公司,改名为大丰面粉公司,他任董事长。1925年倪氏财团与孙俊卿、杨西园接办寿星面粉公司,改名为寿丰面粉公司,他任董事长。倪氏财团在天津集资创办现代工业的资本总额约为800万元,相当于1895~1914年20年间天津工业投资总额(421·9万元)的189%。

1924年7月12日安徽督军倪嗣冲病逝后,倪幼丹成为倪氏财团的掌门人。他除了投资工商业、房地产等外,热心社会公益事业。今年是天津最有名的学校之一 ——耀华中学建校80周年,笔者作为校友,有幸参加了今年10月6日在耀华中学礼堂举办的大型庆祝活动。

在耀华中学礼堂前庭的墙壁上,笔者看到镶嵌着两块碑文,《天津耀华学校记》(1935年11月记)、《本校礼堂落成记》(校长赵天麟1935年4月9日记)。这两块碑文,铭刻着耀华学校厚重的历史,特别是铭刻着70多年前包括倪幼丹在内的爱国仁人志士,为光耀中华而捐资兴建耀华学校的义举。

那时20世纪20年代中期,天津城市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居住在英租界的华人成倍的增加,却还没有华人学校;而天津英文学校(今天津市20中学址)早已建立,英租界董事会华人董事庄乐峰看着外国人的子弟背着书包兴致勃勃上学校,又羡慕又感慨。他为了争取英租界华人子弟受教育的平等权利,1926年1月12日与华人董事陈巨熙一起致函英工部局,提议创建英租界第一座华人子弟学校——“天津公学”。他们的建议得到答复:英工部局认为,英文学校是旅居英人捐资所建,华人若能捐资,当然一视同仁。英工部局答应划地作为校址,建筑费若干按五年分拨,平时经费按年拨给。在筹备建校时,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东海)、黎元洪(黄陂)慷慨拿出巨资。

20世纪30年代耀华学校的大门

以实际行动为之倡导并做出表率,华人社会名流倪幼丹、徐世章、郑宗荫、张叔诚等积极响应,当年则捐款数万元。1927年9月1日,天津公学暂租戈登路(今湖北路)校舍创建,转年夏迁至红墙道(今新华南路)原英文学校校舍。1929年英工部局划拨校地50余亩,1930年9月1日第一校舍落成,翌年建成第二校舍,   

1934年建成第三校舍,中小学生达800余人。

与此同时,1933年夏,正是天津经济进入相对繁荣时期,开始筹建礼堂。爱国仁人志士、社会名流纷纷捐款,赵天麟在《本校礼堂落成记》最后说:“《周礼》云:‘国功曰功,民功曰庸’。”意思是为国建功立业叫做“功”,为老百姓做善事叫做“庸”。他主张将兴建“耀华”礼堂捐款人的姓名,镌刻在礼堂前庭的墙壁上,为的是光耀为建造礼堂而做出贡献的人的不朽业绩。

为兴建“耀华”礼堂捐款的爱国仁人志士、社会名流有:民国大总统徐世昌(鞠人),捐银5000元;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宋卿)

   早年耀华学校礼堂全貌

一生三任国务总理的靳云鹏(翼青),江西督军陈光远(秀峰),安徽督军倪嗣冲之子、倪家企业代理人倪幼丹(道杰),中兴煤矿常务董事、著名文物收藏鉴赏家张叔诚(文孚),各捐银2000元;孔子七十二弟子中“十大贤人”之一言子(言偃)之81世孙、民国内务部代总长、津门儒商言仲远(敦源)及二子、惠隆贸易公司经理言镕甫,三子、天津市保险同业公会理事长言韦叔共捐银1200元;交通部次长兼铁路督办徐世章(端甫),代国务总理朱启钤(桂莘),财政部次长兼盐务总署署长钟世铭(蕙生),中南银行总行协理、兼津行经理王孟鍾,外交总长梁如浩(孟亭),天津怡和洋行买办陈祝龄,天津四大买办首富梁炎卿,实业家沈云甫,英商新泰兴洋行经理靳少卿,英商平和洋行经理杜克臣,甘肃督军陆洪涛(仙槎),湖北督军王占元(子春),恒源纱厂董事长兼经理边洁清(守靖),天津“八大家”之一“李善人”家第三代李颂臣(宝言咸),天津海关道蔡绍基(述堂),太古洋行买办郑宗荫(天津四大买办之一郑翼之长子),天津招商局总办陈巨熙,耀华学校创办人庄乐峰,各捐银一千元。共计捐银三万四千二百元。

《本校礼堂落成记》铭文之拓片

“耀华”礼堂由英国人可克(Cook)及安德森(Anderson)设计,为砖混大跨度结构、创新的西洋古典式建筑。转年冬天竣工。礼堂北面直接相连第一、三校舍,与第二校舍向望。当年,礼堂西门外的墙子河水碧波荡漾,耀华拱桥飞架,犹如长虹卧波;礼堂东门外街道两旁槐荫夹道,树上时而禽鸟鸣唱;礼堂北门向远处眺望,霜林一望无际,烟霞弥漫。“耀华”大礼堂拾级登楼,高近百尺,开窗远眺,气象万千。礼堂二楼新月形的栏杆,犹如从中分开的圆玉环拱。礼堂三层可容纳一千几百人。真可谓杰出之风貌建筑。 1935年4月9日举行“耀华”礼堂落成典礼,中外宾客千余人参加盛典,全校师生栽歌载舞,欢庆“光耀中华”的精品——“耀华”礼堂建成。

笔者在耀华中学礼堂参加了80周年校庆大会后,还参观了2005年建成的耀华中学校史纪念馆。在校史馆我两次看到了倪幼丹的照片:一张是1938~1939年第四任校长金伯平(邦平)任职期间,倪幼丹任校董事会董事;一张是1939~1947年第五任校长陈晋卿任职期间,倪幼丹任校董事会董事(此任未满病逝)。另外,我在1939年耀华学校同学录和1940年耀华学校校刊上也看到倪幼丹任校董事会管理董事的照片。

1938~1939年第四任校长金伯平(邦平)任职期间,倪幼丹(右一)任校董事会董事

 

 

1939~1947年第五任校长陈晋卿任职期间,倪幼丹(右二)任校董事会董事

倪氏家族与耀华学校(耀华中学)有着深邃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世代感情,倪幼丹的儿子倪晋增及侄辈、孙辈多有在耀华学校就学者。笔者在与倪氏家族接触中,他们看着有80年历史的耀华中学兴旺发展光耀中华,由衷地喜悦与欢欣。


相关 说明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友情连接: 天下倪氏网     |      中共阜阳市委     |      近代安徽历史名人研究所     |     
版权所有 倪嗣冲研究  公司邮箱:15955191234@163.com   皖ICP00000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