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
|
|
联系我们 |
|
倪嗣冲研究
传真:
电话:15955191234
地址:合肥市 |
|
|
 |
轶事旧闻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研究成果 >
倪嗣冲和“倪氏财团”那些事
|
|
|
倪嗣冲和“倪氏财团”那些事 |
|
发布时间:2018/2/9 |
小站大咖后人说“小站练兵120周年”纪念活动时,倪嗣冲的孙子倪晋尧去了小站。在小站博物馆内立起的两排北洋政要照片中,倪晋尧很容易就找到了祖父倪嗣冲。照片中的倪嗣冲身着军装,严肃而有气势。
北洋军阀倪嗣冲发迹于安徽,创业于天津,最终由一名披坚执锐、纵横驰骋的武人,变成操奇计赢的大商人。如同北洋时期众多穿梭在时空中的历史过客一样,他出现于近代天津的历史中,在这里,他参与组织小站练兵,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重要人物;在这里,他安家落户,后人在天津学习、创业、生活、繁衍,从而枝繁叶茂,形成了今天的天津倪氏家族。
从安徽来到天津,是倪氏家族重心的转移,也是家族生存道路的变化,是从传统的耕读之家向工商实业的转变。而今,倪嗣冲的第三代、第四代乃至第五代中,仍有多位生活在天津。那年倪嗣冲走进小站操练新兵,是他命运的一个转折,也成为倪晋尧与一众倪氏后裔生命轨迹的起点。
1903年年底,倪嗣冲到小站武卫右军练兵总部任职,身兼北洋总理营务处、行营营务处、发审执法营务处三要职,这是他较长时间在天津居住的开始
文史学者张绍祖研究倪嗣冲生平多年,最近,他与近代史学者郭从杰以及倪嗣冲后人倪祖琨撰写了一部学术著作《倪嗣冲与天津倪氏家族》,写尽了一个家族百年的更迭和几代人的命运,而这一切,都由倪嗣冲这个名字开始。
倪嗣冲生于安徽阜阳一个官宦家庭,早年便是名“神童”。12岁时,倪嗣冲顺利通过府试,是当年考场中年纪最小的考生。考中秀才后,倪嗣冲的父亲为其捐官。天津是倪嗣冲早期活动的舞台和晚年生活的地方。张绍祖介绍:1903年年底,倪嗣冲到小站武卫右军练兵总部任职,身兼北洋总理营务处、行营营务处、发审执法营务处三要职,这是他较长时间在天津居住的开始。
1900年,袁世凯在山东巡抚任上结识了曾任山东陵县知县的少时学友倪嗣冲。1901年八国联军即将撤离北京,为了维持北京的治安,袁世凯上奏清廷,成立“京师执法营务处”,举荐“深器伟才,谓堪大用”的倪嗣冲为营务处首领,“京师执法营务处”接管了北京的防务。倪嗣冲依靠袁世凯小站操练的新式陆军——武卫右军,在京城仅任职一个月,盗匪绝迹,百姓安然,充分显示了他的军事才干和行政管理能力。
1901年11月,袁世凯将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时两宫回銮,“京师执法营务处”结束使命,该处官员多裁撤,而倪嗣冲则于1902年被袁世凯召回保定北洋大臣衙门,任北洋营务处总办,负责武卫右军的骑兵。1902年4月,直隶广宗县爆发了景廷宾领导的农民起义,5月初袁世凯派段祺瑞、倪嗣冲率武卫右军两营及炮兵、马队共3000余人,自保定南下,平息农民起义。各军平息了农民起义后,则返回驻扎营地,而武卫右军所属的各部门多移师到天津小站老营,仅把新练军留在了保定东关。
倪嗣冲转而任职新练军机关总部,担任“执法营务处总办”,在新军机关中占有重要地位。1903年6月,倪嗣冲完成了6000名新练军的训练任务,称为北洋左镇,这是袁世凯开展新式练兵后第一支编练完成的军队。这一年,倪嗣冲告别了他训练的部队,离开了保定,来到天津小站北洋军大本营,继续他的练兵工作。
张绍祖说,在小站,倪嗣冲以他独有的指挥管理能力,毫不费力地完成了复杂而艰巨的练兵任务,使得忙于建造天津新城,在直隶推行“新政”的袁世凯不至于为新军的训练而分心,因此倪嗣冲成了袁世凯最得力的左膀右臂。1907年,新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请调倪嗣冲到东北,执掌执法行营处。从此,倪嗣冲离开了小站,结束了他的练兵生涯。
在小站,倪晋尧重温了祖父的这段辉煌人生历程。作为小站练兵的重要将领,倪嗣冲在小站练兵期间,为造就我国第一支近代新式陆军做了重要工作。百年前战斗训练之地,而今安宁静好。
倪嗣冲来到小站,不仅对我国近代新式陆军来说是一件大事,也揭开了倪嗣冲的北洋时代和家族迁徙天津的序幕。在天津,倪嗣冲所做过的两件事让多年后的天津人依然对他的名字十分熟悉:一是他在天津投资了大量实业,二是他的倪家花园和曾住过的房子
近代寓居天津的政商界要人很多,有些人携巨资住进了小洋楼,过着锦衣玉食、腐化堕落的生活,也有人投资工商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由于经营有方,赚了大钱,富甲一方。在天津投资最多、经营最成功,且为城市发展做出过贡献的人中,倪嗣冲算一个。
有几个字足以概括倪嗣冲的一生:亦官,亦军,亦商。时值天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倪嗣冲和儿子倪幼丹大量投资工商业,兴建工厂,至今,天津仍有一些企业是从当时倪嗣冲创建的工厂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倪嗣冲也成为北洋军阀中在天津投资最多的人。
倪氏父子当年在天津的经商规模,如今统计起来仍令人惊讶,此外,倪氏企业当时的经营理念先进,如追求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开办纱厂与自行种植棉花形成产业链,经营粮食业,从原粮到加工,再到销售、贩运,自成系列等,以至于很快成为当时工商业资本之巨擘,被称为“倪氏财团”。
倪嗣冲在津投资的领域极广,涉及金融业、纺织业、采矿业、粮食业等。他与好友王郅隆于1917年就创办了金城银行。金城银行取意金汤永固,地址选在当时的金融一条街法租界大法国路43号(即今解放北路97、99号),王郅隆任董事长,倪嗣冲等任董事。
由于倪嗣冲资金雄厚,“倪氏财团”声誉日涨,这给金城银行的集资带来莫大的便利,在金城银行的股东中,北洋军政界人物颇多,其中包括曾任大总统的徐世昌、黎元洪,曾任国务总理的梁士诒、熊希龄,曾任各部总长的曹汝霖、周自齐、朱启钤,曾任总司令的徐树铮、吴光新、孙传芳,曾任巡阅使的吴佩孚,曾任各省督军的王占元、卢永祥、王承斌、田中玉、萧耀南等。当然,金城银行同样也投资或融资到倪氏父子经营的企业,如寿丰面粉公司、利中酸厂、丹华火柴公司等,为这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在众多企业中,天津裕元纱厂(今棉纺二厂前身)是倪嗣冲投资最多的一家企业,投资额达110万元。裕元纱厂坐落于天津小刘庄,1915年在北洋政府农商部注册为股份有限公司,实收资本200万元,1918年投产。当时,天津仅有一座5000纱锭的直隶模范纱厂,因此拥有25000纱锭和500台织布机的裕元纱厂,成为当时天津规模最大的纺织厂。
|
|
相关
说明 |
上一篇:很多人说徽人受他祸害八年,贿选、杀人、揽财,但也许他被误解 下一篇:倪嗣冲与合肥的恩恩怨怨
|
|
|
|
|
|